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

把感覺關起來-貓心的文章

之前介紹過,貓心寫了一系列關於依戀/依附理論的文章。
最近這一篇 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41028 裡的這一段

然而,如果我們從小到大的經驗讓我們學到,即便怎麼吵都沒有用,只有我自己可以照顧我自己;那麼,我們就會透過壓抑情緒、否認情緒、隔離情緒的方式來面對自己的壓力,對逃避依附的人而言就是如此。
最近聽到一位逃避依附傾向的人說,她總會用一種第三人稱的視角在看自己悲傷、痛苦的情緒,因為不這麼做的話,她實在無法忍受自己身上的痛苦。幼年的傷痕,讓逃避依附者只能痲痺自己的感受,不要去感覺,不要去接觸,透過鈍化的依附策略,避免自己再把期待放在依附對象上,當自己下次再面對壓力時,便會透過逃離壓力源,裝做一切都沒事的方式來切割它、隔離它
對我而言,這個情緒處理方式是非常印象深刻的,因我很清楚我"學會了"這樣。並且,確認這樣可以感到安心。那,約莫是我高中的時候。即使後來也知道了,這樣處理會有一些後遺症,畢竟那是用鈍化的方式,情緒沒有真正的過去,但是整體而言,還是感到安心/舒適了。

現在的我來看那段歷程,才發現原來我也只不過和很多人一樣,並且還被專家研究歸納出來。當初自豪的感覺,現在一點也不剩了。

2018年8月4日 星期六

逃避型人格的英雄思維

     一年多前,一個特殊的機緣,我成為某博士論文的研究樣本,獲得了幾次免費專業諮商的機會。那時候和諮商師談的依然是夫妻關係。第一次面談的時候,諮商師就點出我有把自己當成蝙蝠俠這類的英雄人物。總是想顧及所有人的安危,但有時候又不得不選擇,總是會有沒辦法顧及到全盤的部份,造成另一部份的人的傷害。而自己的事總是放在最末,自己吃虧了,受傷了,就偷偷的躲起來舔傷口。當時諮商師告訴我,我真的沒辦法對所有人的期待負責,應該多留一些空間給自己。 
     除了自己總是把事情攬下來,面對事情的時候,我習慣快速的評估" 資源多寡"和"實行效益",先把容易且快速的事情做完,困難和耗時的事情慢慢處理。這種分配方式不斷的練習,倒也成為服務現場很有用的方式(客訴處理)。有客訴了,把情緒安撫好了,損失彌平,讓客人滿意離場,算處理得不錯了。
   
     一直覺得這就是捨我其誰的英雄思維,於是我做"事"越作越順手。不只是身邊人的關係,而是對"所有人"都這樣。習慣讓"事"填滿了自己,也用"事"填滿了關係。我認為"事"是基礎,"感受"是架構在"事"之上(有事才有感受)。或者談感受要先基於某件事之上(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感受)。
     另外一方面,我自己也有感受,也會有喜怒哀樂,也會對事情有好惡。但因為要"秉公處理",所以我漸漸學會的"不帶感受"的去"處理事情",事情處理"好",大家滿意,就是我的成就感來源。自己心情,好好的收藏起來。有部份會消失,有部份會發酵,有部份成為深刻的印象,留好的下來,痛苦的忘記。

     在了解了依戀理論之後,我才知道,我只是依照逃避型依戀的思維選擇了一些,忽視了一些,然後把自己不想/不敢和別人"產生連結"的心態"藏"在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裡面。逃避依舊,但最少我做了很多"事情",讓我不至於邊緣化。但即便我現在懂了自己是怎一回事,也懂了別人可能要的是怎樣的連結,可是我已經用這種思維最少生活了二十五年,超過我目前歲數的一半以上,現在要停下,要轉向,自己都會感到"煞不住"。
     另一方面,如果我要回到熟悉的職場,勢必也要在啟動這種"保護機制",最少讓我能維持一種心靈穩定的狀態。面對自己很累,面對關係很累,工作也很累,至少我心靈要能穩定(對我來說,逃避狀態才是平衡)。
     我可以不當英雄嗎?我可以不靠這種方式吃飯嗎?當然可以,我也知道我有決定權,但是現實呢?身旁一個人的期待,和一群人的期待不同時,我要如何因應。很煩,不是很想去思考。

     所以,我留下這些文字,提醒自己。





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

依戀的形成 "依戀障礙"第一章(p13~p26)

     岡田尊司在第一章的副標題就告訴你:世上三分之一的人屬於不安全依戀;在情侶中,任一方有不安全依戀問題的機率更高達50%。這其實要透漏,如果你是不安全依戀,其實並不特別,這種狀況很多人都有。
     每個人的依戀形式,皆以「與母親的關係」為出發點,並在經年累月的人際互動中,培養成形。所以依戀形式不是"原因",而至是人格發展成形後的"一種分類",研究學者用這種分類來解釋事情,追溯原因,提出改善。到底怎麼開始的?童年我們被怎麼對待,都已經是過去了,人無法追溯改變過去,只能改變現在的自己。透過了解原因,知道自己演變的過程,才有可能改變現在行進的軌跡,進而逐步往安全依戀的形態前進。
     因此談及到"穩定依戀形式",也就是安全型依戀的人,描述的詞幾乎都是帶有正向:相信別人,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尋求支持和慰藉,不易沮喪,即便有也能很快回復。這種正向特質,能與他人保持良好關係,自己不致於窘迫,他人不會感到相處時有壓力。這種力量是有渲染性的,能保持自我,也能影響他人。
     最早開始研究依戀行為,是透過觀察小孩開始,擁抱與身體接觸,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基礎,也是培養依戀的原點。進一步的研究,確認依戀是"有對象"的,也就是能產生"連結"。但這種連結不是完全相對(即a對b有依戀,但b不一定對a有依戀)。人逐漸成熟,依戀對象可能會移轉,或者同時擁有多個依戀對象,也不一定需要透過身體接觸(但能有接觸或者說親密關係,仍是依戀能力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)。依戀關係一旦形成,就不容易消失,即便多年不見,甚至天人永隔,依戀的效力依然存在。
     很多雋永的為文學作品,都是依戀關係的描述(不一定是安全依戀)和與依戀對象的延伸,或者是記述沒有辦法與依戀對象連結的痛楚。一般人對於文字沒有那麼強的掌握能力,但多半還是有所感觸的,只是這個影響僅存在心理。岡田尊司的書裡,觀察了很多文學大師,並剖析依戀關係對他們作品的影響。 

2018年7月29日 星期日

逃避與善忘

     逃避型的人會有意識無意識逃避自己不舒服/不愉快/不願面對的事情,為了保持讓自己舒適,我認為逃避型的人必然善忘。
     然後這讓我聯想到1985年的經典"那一夜我們說相聲"的其中一個橋段:記性與忘性。
     雖然無法以任何量化/質化的工具來判斷兩者相關,但是我自己本身就是這樣去演化的。我不確定因為是本身健忘所以才去逃避人的連結,抑或是我因為本質是逃避,所以我選擇遺忘。這個相聲段子是在我國小的時候聽的,當時沒有太多媒體,因此這錄音帶我聽了超多次的,甚至連台詞都還記得..(這似乎也是那個年代的年輕人一個共同的回憶)。例如我現在還背得出:剎那間的永恆是否為我終生所尋求的標的抑或是我期待的終點。
     然後,我又想起,我好像都會去追尋"剎那間的永恆"...我當初開始寫部落格,我拍了很多照片,可能都是從這裡而起。不過那是另一個自我的探索了,這邊不提。
   
     不管是誰起的頭,誰影響誰,今晚突然把這兩件事串在一起,也算是不小的收穫。

2018年7月26日 星期四

愛無能,不關心,沒有恨

     [孤獨的冷漠]這書讀完,我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滿足她人在感情上所預期的投入,講白一點,我的愛沒辦法被感受到,即便我自己真的覺得有。我就像一個食量很小很小的人,跟大家一起去吃飯,才坐下來吃了一口就說我吃飽了,她人卻說你沒吃甚麼,是嫌不好吃嗎?我再夾一兩口,肚子還好撐啊,不久又被念了一下,沒吃會如何如何,沒吃表示怎樣怎樣。所以我只好藉任何藉口離開餐桌。 嗯,這個比喻還頗貼切的。
     因為很容易吃飽,所以也不會拼命鼓勵同桌的人吃,也不會夾菜給鄰桌,整個推己及人的想法啊,就變成別人眼中冷漠自私的人。其實是害怕自己被同等對待,這就是逃避型依戀的核心思維。
     我成為這種人一段時間後,對於他人的言行舉止,如果覺得不合宜,也會認為他應該有一些原因,才會這樣,如果我和他同樣遭遇,或許也會有相同的反應。當這麼想,我就不會對他這樣的舉止生氣了。甚至還會有點同情。所以我不會生氣,即便受影響的對象是我,我也不會怨恨。很長的時間我以為這就是我的"佛性修為",或者說我有"同理心"的表現,但後來我發現,我只是在逃避他人試圖對我的影響而已。
     當我開始想增強我的感受能力的時候,第一波衝擊而來的,就是這些人的影響。然後有點不舒服,又想躲回去我舒適的世界。因為現在親密伴侶也不是安全型的,所以也不期待能夠被溫柔的接納,目前就卡在這裡。

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

依戀理論系列-貓心的文章

在網路上搜尋到另一個討論依戀理論的台灣人(不確定到底有沒有心理師的資格),最少他寫了十篇文章來介紹(應該不會再新增了)。他雖然用"依附"不是用"依戀",但實際還是談論成人伴侶之間的關係。文章裡有大量的引用資訊和參考書目,適合學術型思考的人,或是說想進一步去了解這理論的人。這和岡田尊司的介紹方式不同。

從何開始?

     閱讀[依戀障礙]後,知道自己是屬於逃避型依戀人格,原本只有意識到和伴侶之間的關係,我是如此的無力。之後看了[孤獨的冷漠],我才知道影響的層面竟是如此深遠。
     我開始回想,到底是從何時開始?

  • 我在遊樂區工作的時期,我知道我最適合當幕僚工作,不當業務,不當領導者。
  • 我在美國出差的那段時間,我失去了我交往七年的女友,因為我相信了那個承諾:我好好工作,你努力讀書,之後再一起面對未來。我和她都做到了,但是人生道路就此分別。
  • 退伍後進入職場,我學會如何在記不住對方姓名的狀態下跟對方溝通。
  • 畢業後,正式進入網路時代,我開始有一些"從來都沒見面,不知道名字,只有ID,但能深聊的朋友"。
  • 在大學的時候,我在虛擬網路遊戲世界裡曾有過一段輝煌年代,同時我開始依賴網路通訊軟體,減少了電話的使用。
  • 高二的時候,有心儀的對象,一個月通一次電話,書信往返了幾篇,我覺得這就是愛情了,只是看了部電影,聯手都沒牽,就能心無雜念,從此不再拈花惹草,招蜂引蝶。
  • 外婆去世時,我完全沒有難過的感覺。後來參加的幾次喪禮也一樣。
  • 去台中讀高中,我開始了一個人的生活,我知道天冷了要吃補,天熱了要退火。高一那一年的,我還記得曾告訴同學:只要把自己現在住的當作自己的家,就不會想家了。
  • 當哥哥高中去讀書,也就是我國中的時候,家裡就只剩我和媽媽。國中三年,是我人生中回憶最少的時候,長輩們的期許也只是在於:你好好讀書就好。我甚至沒有和任何國中同學有聯繫了(國小和高中同學還有)。
  • 國小的時候,由於臂力實在不好,但腳力還不錯,我打躲避球的時候幾乎不接球。
  • 讀了一本勵志書[出奇致勝花招百出],「人生總有第三條路」變成我的座右銘。
  • 曾被爸爸抽皮帶打過,害怕再被打,知道要虛應長輩,不可以頂嘴。
  • 邀請同學來家裡開慶生會吃蛋糕,只有一次,之後覺得好麻煩,而且不知道該邀請誰。
     列了很多,有一些在當時還是我很引以為傲的"自覺",發現這麼做,自己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煩。更堅信我應該這麼作,這麼去看待事務。結果在40歲的這一年,我才了解這一切一切都只是逃避。我逃避了我的愛人,我的家人,我的朋友,甚至是我自己。

     為什麼媽媽和我的依戀連結會這麼少?因為媽媽總是告訴我,要自己好好照顧自己,我也就這麼做了....自己挖個洞,躲進去,安安穩穩,舒舒服服。當時還很自豪自己是巨蟹座,就像隻寄居蟹一樣。
     總之,我真的很典型。一路過來又更加重了信念。如今意識到了,這其實不好,對自己或身邊的人都是,但我自覺我目前也只能"減少逃避",但要能安全依戀他人,我自己都還覺得遙遠。

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

淺談逃避型依戀(from 臉書.海苔熊)

在臉書上找到一個討論"孤獨的冷漠"這本書的直播影片,片長約43分鐘。
我看完了。建議先看完書 (最少看完書摘),再來看這段影片比較能夠了解。


以下是我對影片內容的關鍵字摘錄(覺得我有感的部分)
  • 逃避依戀最大的特徵:不想要和對方太靠近。距離太靠近會不舒服。
  • 因為距離會感到安全的人,真正追求的不是距離,而是空間所帶來安穩的感覺。
  • 害怕:太靠近我,會不會傷害我; 如果太依賴你,有一天疏遠時,會擔心受到傷害。
  • 抗拒被受傷的機會,也抗拒了快樂的機會。
  • 我怕他如果更認識我,會發現我沒有他想像中那麼好<<對自己很沒自信。
  • 只要一段承諾的關係或是長期的感情,面臨到的壓力比快樂多。
  • 害怕親密感:因為建立親密感,要把脆弱的部分給對方看到,他可能拿這個部分來傷害你。
  • 如果跟一個人相處,可能會踩到痛點,那就不如保持距離。
  • 逃避依戀會結婚的三大類:1.不習慣產生衝突,不得不結婚的結婚  2.發現對方身上有自己欣賞的優點  3.有共同興趣的婚姻(可以有比較多的談論話題)。
  • 逃避依戀的人會很在意自己的學業/事業,因為投入在可確定的,沒有人際交往(沒有情緒溝通)的事,是很輕鬆的,所以會很努力的做這些事。
  • 如果依戀類型同時有焦慮和逃避,先處理焦慮(比較好處理)。
  • 逃避的人雖然冷漠,但也是孤獨的,也是需要有人可以照顧,可以陪伴,所以對方存在是必要的,但是要維持一個安全的距離。
  • 逃避依戀的人有必要改變嗎?逃避有分兩種,逃避的形式,和逃避的行為。如果逃避的行為讓對方感到辛苦,就必須改變。
  • 如果逃避的形式沒有產生困擾,人要接受自己的能力有限,接受自己沒有這麼快改變,可以改變一些相處的模式,不用改變自己的樣子。
  • 形成逃避依戀發展脈絡有兩種:父母過度照顧,而想要有自己的空間。另一種是向別人求援,沒有得到(適合的)回應,所以別人是不可以依賴的,既然不能靠別人,只好靠自己。看起來很獨立,但是其實很心酸(悲傷)。
  • 逃避依戀的人可以試著讓自己慢下來,讓自己比較和緩,就可以有一些感覺。逃避依戀的人要感受自己的各種情緒(開心/難過/憤怒/喜悅)都是困難的,當逃避的人可以更接觸自己的情緒,也更能接受伴侶的情緒。
  • 焦慮的人或需要感情支持的人,只是要陪伴。但逃避依戀的人很難做好陪伴這件事。
  • 關於分手:安全依戀的人不會拖泥帶水,不會糾結。焦慮依戀的人會糾結比較久。逃避依戀的人會以為自己沒有糾結,但多年之後會有一些隱性的焦慮或緊張會跳出來。
  • 逃避的人要理解,其實不用那麼努力,也依然會被被愛。
  • 逃避依戀的人愛人的方式,要看行為,是不是很努力在為你著想。
  • 焦慮依戀的人感情很難放下,即便已經很不舒服了。
  • 遭遇挫折:會抓住對方(焦慮型),會自己解決(逃避型)。
  • 逃避依戀型的人在穩定關係裡面,性愛的頻率是少的,如果和焦慮依戀的人,會更少。
  • 逃避依戀的人要怎麼往安全依戀發展:1.要注意自己的感受 2.(在陌生場合)先預想狀況,調整狀況 3.內觀。
以上摘錄,印證到我自己這個典型逃避型依戀的人來說,是準確的(幾乎全中)。但是因為這是直播影片,可能有大綱,但是沒講稿,所以有時會有條理不清的情形,還是看書比較清楚。這段影片真的適合看完書後(部分)解惑用的。

2018年7月21日 星期六

依戀?依附?到底是什麼-"依戀障礙"前言(p2~p5)

     "依戀"或"依附",在英文都是用"attachment",日文用"愛着"。在台灣早期是用"依附"一詞,出自翻譯約翰鮑比(研究孩童心理學發展)的書的時候。後來"attachment theory"開始延伸使用討論成人之間的感情關係,就比較常被翻譯成"依戀"。使用兩字的差異在標的對象。在這部落格討論的,主要是岡田尊司的這兩本書,多在談論成人之間的感情關係,所以譯者都用"依戀"來指稱。
     我覺得"附"和"戀"的差異在"有所選擇的對象",兒童對於父母的依附是無從選擇的,而成人之間的依戀,不論實際狀況為何,總還是有自主性的成份在,決定可以開始,延續,發展甚至結束。另有一些人,選擇"無依戀對象",這就是逃避型依戀。

     岡田尊司認為:每個人的依戀能力,影響著人際關係/感情生活/工作方式,甚至是人生態度。因此有"穩定依戀形式"的人,在人際關係或工作上,都會表現出強韌的適應力,能堅定自己的主張,避免不必要的稱塗和孤立,懂得求助,保護自己,容易被接受,也樂意接受別人......等等,看來好處多多,優點棒棒。
     不見得每人都能處在這種狀態,現在很多社會問題,在探究成因時候,也會用這套理論來解釋,把"不穩定依戀"歸納到一些社會問題(憂鬱/焦慮/成癮/邊緣性人格等)的成因之一。
     穩定依戀能力的形成,或是說不穩定依戀狀態的出現,是人生累積一連串成長過程的結果,境遇不同,表現出來的症狀也很複雜,更難去"治療"。岡田把每個人的依戀形式,形容為"第二基因"。雖然不是天生,但影響的層次和基因類似,或者更勝過基因的影響力。依戀的穩定性和依戀的形式,影響了人際關係及對親密關係的要求,個人的生存之道、對人生的興趣、戀愛及育兒的方式、抗壓性甚至漢人的健康狀態有關。這是岡田尊司對於依戀狀態影響力的解釋。

     心理治療主要方式,是自我察覺,正視問題,克服障礙。使用依戀理論,可以了解這些成因,解釋影響過程,甚至能歸納適合的面對態度。當然理論(工具)很多,也不可能同時把這些前人的研究成果都拿來用,這樣反而會失焦。這本書就是從依戀的觀點出發,可以更立體、更有深度的掌握問題所在,從中獲得可以幫助真正痊癒的重要提示。這是岡田尊司寫這系列書的原因,也是我自己想寫這些,來檢視自己的原因,也希望能幫助到一些人。

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

正視自己,接受現況,尋求改變

     其實在看了[依戀障礙]和[孤獨的冷漠]這兩本書後,我原本只有佩服的感覺,為什麼能有人把一個人的人格描述特質得這麼清楚,然後我非常符合。不只現況描述,還有形成原因; 不只是表徵,還有內在。
     就在我還在消化吸收反芻這些東西的時候,ptt上出現了這篇回文,然後出現在我的臉書上。這篇回文是一位鄉民saisai9230 (小為),他自稱是思覺失調症轉焦慮症患者,他回應(勉勵)原發文者的文章。他提到了幾點:
  • 這件事情是你的獨特之處(接受自己)
  • 想辦法處理這件事情(控制自己)
  • 找尋歸屬之地(實現自己)
  • 安全空間與安全時間(保護自己)
  • 減少焦慮因素(增強自己)
  • 找尋盟友(理解自己)
  • 與社會相處(忍受自己)
  • 霸凌問題(清掃自我)
     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是也有思覺失調症,但是他的建議給了我力量。也讓我有開這個部落格,寫一些心得給其他人看的力量。
     我想傳達的:不管我們是天生如此,或者成長過程遭遇了什麼,讓我們現在也是逃避型依戀的人(或是其他不安全依戀障礙),我們都還是人,都還在這個地球上,呼吸著,生存著。也許我們因為這些特質,在行為/認知上,和"其他人"有點不同,但我們仍然希望能過得更好一點。
     那篇回文我很珍惜,收錄在我的筆記裏。裡面寫了很多,低潮的時候看一看會很好。

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

甚麼是依戀障礙/依附理論

先來解釋一下基本定義,以下斜線的部份(本部落格其他文章亦同)表示是摘自書本或者網路上的文字。
  • 依戀(attachment)也譯作依附,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締結關係的能力。依戀障礙則是現代人精神問題、親密關係失敗的根源。依戀形式分為「安全型」與「不安全型」兩種,而不安全的依戀形式,可再細分為「焦慮型」、「逃避型」與「混亂型」三種,孩童的發展障礙、成年後的焦慮、疏離、不安與控制欲往往來自不安全的依戀形式。
  • 狹義的依戀障礙,指的是無法完整形成「在有所選擇之下,對特定依戀對象的依戀」。換句話說,有這種依戀障礙的人,不是對誰都無法建立依戀,就是反過來對誰都能親密相待。後者乍看之下似乎沒有問題,但只要仔細思考就會發現那其實是很嚴重的障礙。對誰都能形成依戀,就等於無法與特定對象建立依戀,說到底,還是等同於無法依戀任何人。
  • 有依戀障礙的人際關係經常游移不定。在人際關係,尤其是戀愛關係中,一旦對誰都採取同樣親密的態度,往往容易造成糾紛或爭執,難以維持雙方的信賴。
  • 以包括不安全型依戀形式在內的廣義依戀障礙來看,這種程度雖然比較輕微,但本質上的傾向仍可說是相同的。也就是說,與特定對象之間稱不上擁有穩定的依戀關係。
  • 有人可能會因此難以經營親密關係,有人可能會立刻與人建立親密關係,但無法維持長久,很快便冷淡厭倦甚至直接分手。無論是哪一種,共通之處就是無法與特定對象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,戀情也無法維持長久。
  • 人與人之間距離的調節基礎,建立在每個人的依戀形式上。擁有不安全型依戀形式的人很難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,也很難維持對等關係。
  • 逃避型依戀形式的人,為了避免與對方的關係過於親密,人際關係總是流於表面而無法深入。另一方面,焦慮型依戀形式的人則無法拿捏與他人的距離,總會很快將他人拉入私密領域,動不動就和親近的對象墜入愛河或發生肉體關係。
  • 至於同時混有逃避型與焦慮型依戀要素的人,在剛開始時會表現得非常生疏,無法與對方坦誠相對,可是,只要稍微提到一點私人話題,就很容易迅速拉近與對方的距離,兀自朝愛情方向發展。
     以上是摘自網路上對於[依戀障礙]這本書的介紹,作者岡田尊司對於"締結關係的能力",做出了分類,並且進一步解釋。其實依戀理論(依附理論)在更早一前就有學者開始研究,剛開始是探究母親和小孩之間的互動關係。進而探討因為這層關係的不同,在小孩長大後,人格特徵的變化。有興趣的可以連結這裡。或者從這篇,開始去延伸

     就和其他人類特質一樣,依戀狀態除了上述分類外,也有程度上的不同,也可能對於不同對象有著完全不同的依戀狀態。了解自己的依戀狀態,有助於認識自己的反應,意識到自己對於他人的互動情形。即使認同或不認同,心理上能更踏實一些。

把感覺關起來-貓心的文章

之前介紹過,貓心寫了一系列關於依戀/依附理論的文章。 最近這一篇 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41028  裡的這一段 然而,如果我們從小到大的經驗讓我們學到,即便怎麼吵都沒有用,只有我自己可以照顧我自己;那麼,我們就會透過壓抑情緒、否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