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21日 星期六

依戀?依附?到底是什麼-"依戀障礙"前言(p2~p5)

     "依戀"或"依附",在英文都是用"attachment",日文用"愛着"。在台灣早期是用"依附"一詞,出自翻譯約翰鮑比(研究孩童心理學發展)的書的時候。後來"attachment theory"開始延伸使用討論成人之間的感情關係,就比較常被翻譯成"依戀"。使用兩字的差異在標的對象。在這部落格討論的,主要是岡田尊司的這兩本書,多在談論成人之間的感情關係,所以譯者都用"依戀"來指稱。
     我覺得"附"和"戀"的差異在"有所選擇的對象",兒童對於父母的依附是無從選擇的,而成人之間的依戀,不論實際狀況為何,總還是有自主性的成份在,決定可以開始,延續,發展甚至結束。另有一些人,選擇"無依戀對象",這就是逃避型依戀。

     岡田尊司認為:每個人的依戀能力,影響著人際關係/感情生活/工作方式,甚至是人生態度。因此有"穩定依戀形式"的人,在人際關係或工作上,都會表現出強韌的適應力,能堅定自己的主張,避免不必要的稱塗和孤立,懂得求助,保護自己,容易被接受,也樂意接受別人......等等,看來好處多多,優點棒棒。
     不見得每人都能處在這種狀態,現在很多社會問題,在探究成因時候,也會用這套理論來解釋,把"不穩定依戀"歸納到一些社會問題(憂鬱/焦慮/成癮/邊緣性人格等)的成因之一。
     穩定依戀能力的形成,或是說不穩定依戀狀態的出現,是人生累積一連串成長過程的結果,境遇不同,表現出來的症狀也很複雜,更難去"治療"。岡田把每個人的依戀形式,形容為"第二基因"。雖然不是天生,但影響的層次和基因類似,或者更勝過基因的影響力。依戀的穩定性和依戀的形式,影響了人際關係及對親密關係的要求,個人的生存之道、對人生的興趣、戀愛及育兒的方式、抗壓性甚至漢人的健康狀態有關。這是岡田尊司對於依戀狀態影響力的解釋。

     心理治療主要方式,是自我察覺,正視問題,克服障礙。使用依戀理論,可以了解這些成因,解釋影響過程,甚至能歸納適合的面對態度。當然理論(工具)很多,也不可能同時把這些前人的研究成果都拿來用,這樣反而會失焦。這本書就是從依戀的觀點出發,可以更立體、更有深度的掌握問題所在,從中獲得可以幫助真正痊癒的重要提示。這是岡田尊司寫這系列書的原因,也是我自己想寫這些,來檢視自己的原因,也希望能幫助到一些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把感覺關起來-貓心的文章

之前介紹過,貓心寫了一系列關於依戀/依附理論的文章。 最近這一篇 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41028  裡的這一段 然而,如果我們從小到大的經驗讓我們學到,即便怎麼吵都沒有用,只有我自己可以照顧我自己;那麼,我們就會透過壓抑情緒、否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