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

淺談逃避型依戀(from 臉書.海苔熊)

在臉書上找到一個討論"孤獨的冷漠"這本書的直播影片,片長約43分鐘。
我看完了。建議先看完書 (最少看完書摘),再來看這段影片比較能夠了解。


以下是我對影片內容的關鍵字摘錄(覺得我有感的部分)
  • 逃避依戀最大的特徵:不想要和對方太靠近。距離太靠近會不舒服。
  • 因為距離會感到安全的人,真正追求的不是距離,而是空間所帶來安穩的感覺。
  • 害怕:太靠近我,會不會傷害我; 如果太依賴你,有一天疏遠時,會擔心受到傷害。
  • 抗拒被受傷的機會,也抗拒了快樂的機會。
  • 我怕他如果更認識我,會發現我沒有他想像中那麼好<<對自己很沒自信。
  • 只要一段承諾的關係或是長期的感情,面臨到的壓力比快樂多。
  • 害怕親密感:因為建立親密感,要把脆弱的部分給對方看到,他可能拿這個部分來傷害你。
  • 如果跟一個人相處,可能會踩到痛點,那就不如保持距離。
  • 逃避依戀會結婚的三大類:1.不習慣產生衝突,不得不結婚的結婚  2.發現對方身上有自己欣賞的優點  3.有共同興趣的婚姻(可以有比較多的談論話題)。
  • 逃避依戀的人會很在意自己的學業/事業,因為投入在可確定的,沒有人際交往(沒有情緒溝通)的事,是很輕鬆的,所以會很努力的做這些事。
  • 如果依戀類型同時有焦慮和逃避,先處理焦慮(比較好處理)。
  • 逃避的人雖然冷漠,但也是孤獨的,也是需要有人可以照顧,可以陪伴,所以對方存在是必要的,但是要維持一個安全的距離。
  • 逃避依戀的人有必要改變嗎?逃避有分兩種,逃避的形式,和逃避的行為。如果逃避的行為讓對方感到辛苦,就必須改變。
  • 如果逃避的形式沒有產生困擾,人要接受自己的能力有限,接受自己沒有這麼快改變,可以改變一些相處的模式,不用改變自己的樣子。
  • 形成逃避依戀發展脈絡有兩種:父母過度照顧,而想要有自己的空間。另一種是向別人求援,沒有得到(適合的)回應,所以別人是不可以依賴的,既然不能靠別人,只好靠自己。看起來很獨立,但是其實很心酸(悲傷)。
  • 逃避依戀的人可以試著讓自己慢下來,讓自己比較和緩,就可以有一些感覺。逃避依戀的人要感受自己的各種情緒(開心/難過/憤怒/喜悅)都是困難的,當逃避的人可以更接觸自己的情緒,也更能接受伴侶的情緒。
  • 焦慮的人或需要感情支持的人,只是要陪伴。但逃避依戀的人很難做好陪伴這件事。
  • 關於分手:安全依戀的人不會拖泥帶水,不會糾結。焦慮依戀的人會糾結比較久。逃避依戀的人會以為自己沒有糾結,但多年之後會有一些隱性的焦慮或緊張會跳出來。
  • 逃避的人要理解,其實不用那麼努力,也依然會被被愛。
  • 逃避依戀的人愛人的方式,要看行為,是不是很努力在為你著想。
  • 焦慮依戀的人感情很難放下,即便已經很不舒服了。
  • 遭遇挫折:會抓住對方(焦慮型),會自己解決(逃避型)。
  • 逃避依戀型的人在穩定關係裡面,性愛的頻率是少的,如果和焦慮依戀的人,會更少。
  • 逃避依戀的人要怎麼往安全依戀發展:1.要注意自己的感受 2.(在陌生場合)先預想狀況,調整狀況 3.內觀。
以上摘錄,印證到我自己這個典型逃避型依戀的人來說,是準確的(幾乎全中)。但是因為這是直播影片,可能有大綱,但是沒講稿,所以有時會有條理不清的情形,還是看書比較清楚。這段影片真的適合看完書後(部分)解惑用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把感覺關起來-貓心的文章

之前介紹過,貓心寫了一系列關於依戀/依附理論的文章。 最近這一篇 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41028  裡的這一段 然而,如果我們從小到大的經驗讓我們學到,即便怎麼吵都沒有用,只有我自己可以照顧我自己;那麼,我們就會透過壓抑情緒、否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