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8月4日 星期六

逃避型人格的英雄思維

     一年多前,一個特殊的機緣,我成為某博士論文的研究樣本,獲得了幾次免費專業諮商的機會。那時候和諮商師談的依然是夫妻關係。第一次面談的時候,諮商師就點出我有把自己當成蝙蝠俠這類的英雄人物。總是想顧及所有人的安危,但有時候又不得不選擇,總是會有沒辦法顧及到全盤的部份,造成另一部份的人的傷害。而自己的事總是放在最末,自己吃虧了,受傷了,就偷偷的躲起來舔傷口。當時諮商師告訴我,我真的沒辦法對所有人的期待負責,應該多留一些空間給自己。 
     除了自己總是把事情攬下來,面對事情的時候,我習慣快速的評估" 資源多寡"和"實行效益",先把容易且快速的事情做完,困難和耗時的事情慢慢處理。這種分配方式不斷的練習,倒也成為服務現場很有用的方式(客訴處理)。有客訴了,把情緒安撫好了,損失彌平,讓客人滿意離場,算處理得不錯了。
   
     一直覺得這就是捨我其誰的英雄思維,於是我做"事"越作越順手。不只是身邊人的關係,而是對"所有人"都這樣。習慣讓"事"填滿了自己,也用"事"填滿了關係。我認為"事"是基礎,"感受"是架構在"事"之上(有事才有感受)。或者談感受要先基於某件事之上(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感受)。
     另外一方面,我自己也有感受,也會有喜怒哀樂,也會對事情有好惡。但因為要"秉公處理",所以我漸漸學會的"不帶感受"的去"處理事情",事情處理"好",大家滿意,就是我的成就感來源。自己心情,好好的收藏起來。有部份會消失,有部份會發酵,有部份成為深刻的印象,留好的下來,痛苦的忘記。

     在了解了依戀理論之後,我才知道,我只是依照逃避型依戀的思維選擇了一些,忽視了一些,然後把自己不想/不敢和別人"產生連結"的心態"藏"在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裡面。逃避依舊,但最少我做了很多"事情",讓我不至於邊緣化。但即便我現在懂了自己是怎一回事,也懂了別人可能要的是怎樣的連結,可是我已經用這種思維最少生活了二十五年,超過我目前歲數的一半以上,現在要停下,要轉向,自己都會感到"煞不住"。
     另一方面,如果我要回到熟悉的職場,勢必也要在啟動這種"保護機制",最少讓我能維持一種心靈穩定的狀態。面對自己很累,面對關係很累,工作也很累,至少我心靈要能穩定(對我來說,逃避狀態才是平衡)。
     我可以不當英雄嗎?我可以不靠這種方式吃飯嗎?當然可以,我也知道我有決定權,但是現實呢?身旁一個人的期待,和一群人的期待不同時,我要如何因應。很煩,不是很想去思考。

     所以,我留下這些文字,提醒自己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把感覺關起來-貓心的文章

之前介紹過,貓心寫了一系列關於依戀/依附理論的文章。 最近這一篇 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41028  裡的這一段 然而,如果我們從小到大的經驗讓我們學到,即便怎麼吵都沒有用,只有我自己可以照顧我自己;那麼,我們就會透過壓抑情緒、否認...